公众号

【慈善学堂】 跟着习主席学国学:谋度于义者必得,事因于民者必成

 

杨英杰 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

 

“谋度于义者必得,事因于民者必成”,是习近平主席2021年11月22日在中国-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的一句名言。原话是,中国古人说:“谋度于义者必得,事因于民者必成。”让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头,把维护和平、促进发展的时代使命扛在肩上,携手前行,接续奋斗,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-东盟命运共同体,共创更加繁荣美好的地区和世界!

“谋度于义者必得,事因于民者必成”,出自《晏子春秋》。引文的背景是,齐景公问晏子,有什么办法能做到谋事必得、做事必成?晏子回答,谋事符合于道义就一定能实现,做事顺从于民心就一定能成功。

“义者,宜也。”“义”指的是“天下合宜之理”,既符合公正合宜的道德、道理和行为,也是顺天应人之道。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主张道义优先,也主张义利相兼的辩证统一。在此基础上,“天下有义则治,无义则乱”“义,谋之法也;民,事之本也”等义利观孕育了“以天下为己任”的担当精神、“强不执弱”“富不侮贫”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的自律内敛和守义尽责的文明特色。

“事因于民者必成”,民心是最大的政治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,把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”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,从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,以“刮骨疗毒”“壮士断腕”的勇气和决心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斗争到底,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、增进人民福祉放在心头,问计于民、问政于民、问需于民,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、办实事、办好事。始终坚持把民情、民意、民声作为风向标,一如既往地“与人民心心相印、与人民同甘共苦、与人民团结奋斗”,从而真正做到了知民心、懂民心、暖民心。

行百里者半九十,关键在落实。要不折不扣抓落实,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;要雷厉风行抓落实,统筹把握时度效;要求真务实抓落实,坚决纠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;要敢作善为抓落实,坚持正确用人导向,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。

 

2025年9月18日 11:22
浏览量:0
首页    教学活动    【慈善学堂】 跟着习主席学国学:谋度于义者必得,事因于民者必成